经手全国44%集装箱装卸,可以提要求吗?
2022-04-12
天津金凯德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了解到:近日,国际码头与仓储工会联盟(ILWU)的成员,位于美国华盛顿、俄勒冈和加利福尼亚的29个港口与美国太平洋海事协会(PMA)的合同将于2022年7月1日到期,如何达成新一轮的劳资协议成为各大货主和货代公司瞩目的焦点。
参考先前谈判的经验,此次谈判将依然围绕不裁员、涨工资和保证工作环境安全展开。随着美西港口竞争力逐渐下降,PMA提出增强港口自动化以提升作业效率,港口的劳动力需求自然而然被削减。
许多码头运营商谴责港口工人消极怠工为自己牟利,但劳资双方的矛盾从来不是任何一方单独造成的结果,毕竟ILWU的码头工人也有理由说,全美集装箱总吞吐量的44%都要经我们手,怎么就不能提点要求了?今年2月初,洛杉矶长滩港有1000名工人感染奥密克戎,就这样的工作环境怎让人安心干活?
不论是货主、货代公司、船公司还是码头运营商,都对此次劳资谈判不抱有特别的期待。目前他们最为担心的是,这一次的谈判是否又会引起码头工人的大规模罢工,毕竟相同的剧本上演了四次,都以港口拥堵加剧告结,对全球供应链产生负面影响。
华东至美西的跨太平洋运输航线作为全球贸易的重要输血管,若是在华东港口受疫情困扰的基础上叠加美西港口工人罢工引发的剧烈拥堵,会让本就脆弱的全球供应链雪上加霜。
港口航运的全球供应链环节因从业人员不满工作环境引发的罢工现象屡见不鲜。2021年11月,韩国集卡司机因被迫进行超载、超速运输,举行集体罢工活动表示抗议;同年12月,西班牙货运司机因要求政府减少道路运输费用未果举行罢工;2022年2月初,从事美加边境运输的加拿大集卡司机不满政府强制接种新冠疫苗政策罢工,而同年3月下旬,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的数千名员工因不满劳动合同集体罢工。
受新冠疫情影响,供应链运作效率下降,市场盈利空间受到压缩,劳资冲突无法得到妥善解决,最终发酵为罢工事件,从而使供应链进一步承压,形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对罢工事件产生警戒心理的货主会迅速做出反应,绕开功能性受损的航线,将运输路线转移至其他港口,市场的改道让资方不得不衡量劳动力成本,客观上激化劳资矛盾。频繁的罢工现象都指向劳资矛盾的升级,少有双方达成和解的结果,却产生全球供应链进一步受损的风险,我们不仅要关注到疫情之下港口工作者的难处,也要考虑如何平衡劳动者的需求与客户的需求,通过开拓更多港口业务为劳动者提供岗位的同时,提升港口自身竞争力和抗压能力,支撑全球供应链高效运转。
代做加纳CTN文件
对天津货代 天津货代公司 天津货运代理 天津海运 天津集装箱物流 天津物流 天津海运物流的影响在哪?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 此消息系转载自其他媒体,本网站登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